2007年1月21日 星期日

曾記麻糬創辦人過世了~~~

過去說到花蓮就會想到曾記麻糬,我在花蓮的四年中,不知道買了幾次回台北,就連離開花蓮了只要有回去就會買個一盒回家吃,不過曾記麻糬在這五六年中真的變化很大,從我大一的小店面變成了比7-11還多的連鎖店,連台北車站都有,看來已經走出了花蓮,不過也衍生出了誰是正版麻糬的討論,曾家、老曾記、曾記,到底誰才是正宗的,我相信再曾水港老先生過世後,會讓人漸漸的將這三個廠牌的歷史慢慢的遺忘,此篇新聞真的寫的非常的詳細,希望未來大家還能找到正宗的花蓮曾記麻糬,享受到真正的味道。

新聞內容如下.....


曾記麻糬創始人曾水港老先生,在19日離開人世,享年85歲。民國30年代,曾水港老先生白手起家,幾乎每個花蓮人都吃過他的麻糬,但是晚年女婿、兒子為了生意翻臉對簿公堂,還發生家暴事件,是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。

「麻糬喔!麻糬喔!」就是這個宏亮的叫賣聲,曾經在民國30年代傳遍花蓮大街小巷,如今民眾想要再聽到已經沒有機會。曾記麻糬創始人曾水港老先生19日傍晚5點多,在家中浴室昏倒送醫不治。

看護表示,「他本來前幾天人就不舒服,他本來腎臟方面就不好,本來都有去門諾醫院拿藥。」

曾水港享年85歲,照顧他兩年多的看護滿臉不捨,她說,曾水港平常就有腎臟方面的疾病,不過,最近一直不願意就醫,沒想到這次昏倒就再也沒醒來。

曾水港一生以研發麻糬聞名,他從24歲起就推著這輛腳踏車,走遍花蓮市區叫賣,幾乎每個花蓮人都吃過曾老先生做的麻糬,而曾水港的名字,彷彿就是麻糬的代言人。

曾水港曾強調,「麻糬皮水分不要太多,就會比較Q比較好吃。」

花蓮有3家曾字輩的麻糬,全都是曾水港子女開設,也都標榜是他真正的傳人,不過,為了爭生意,曾水港晚年過得並不如意;還曾經因為小兒子變賣家產又暴力威脅,鬧上警局申請保護令。

如今曾水港離開人世,這些紛紛擾擾,也成為他生前最大的遺憾。


來去花蓮/麻糬滿天飛 曾水港:買哪家都一樣!
2003/09/20 11:47

記者陳志東/花蓮報導˙攝影

繼「曾記」與「曾家」之後,花蓮的手工麻糬店,在這一兩年間猶如雨後春筍般一間間冒了出來,有「老曾記」、「曾v傅」、「曾祖」、「曾老先生」跟「曾氏」,每家都打著「曾水港」老先生的「曾」字號。對於這現象,曾水港老先生顯得很無奈,想了一會兒,終於他說:「買哪家都一樣啦!」

自從「曾記」與中華電信合作在網路上賣麻糬,加上媒體不斷報導,也就此打響花蓮「曾」字麻糬名號。有個「曾」字,似乎就能與「曾水港」扯上關係,也似乎就成了品質與利潤的保障。

只是,這對曾水港老先生來說,何其難堪!從年輕時推著腳踏車賣麻糬,賣了幾十年也沒這麼紅過,到現在退休了,每天只在家中菜園種種菜,跟老鄰居聊聊天,幾乎不管江湖麻糬事,儘管這般恬淡,卻仍天天都有人打著其名號在外開立新店招攬觀光客,硬要將他扯入麻糬圈。對這現象,他或許知情、或許不知情,儘管知情,但卻天性不好爭端,只能看著這現象不斷發生。

到底哪家曾字號麻糬才是正統?到底該買哪家?這些店家間的關係又如何?

事情得從1948年說起。

1948年,當時由西部搬到花蓮來的曾水港老先生,開始推著腳踏車在花蓮街頭販賣客家口味麻糬,由於全部由糯米磨製,加上內餡材料札實,口感絕佳,也因此逐漸受到老花蓮人喜愛,只不過,賣了幾十年,愛吃的,還是只有部分花蓮當地人,觀光客全然不知有這麼一家麻糬攤。

幾十年來,曾水港9個小孩,3男6女,每個小孩從小就得幫忙作麻糬,個個練就一身作麻糬的功力,然而,隨著水港伯年紀漸大,子女卻無人願意繼承衣缽,畢竟作這手工麻糬實在太辛苦,天天都得半夜起床磨米蒸煮,而且利潤微薄,這好吃麻糬也眼見即將失傳。

事情轉機出現在1991年間。這一年,已經嫁給大理石工人董晟州的小女兒曾惠娟,為了增加收入,於是趁著麵包果成熟時,開始上街頭充當小販賣起麵包果,小販生意,確實改善了一點點生活,只不過,麵包果季節只到9月中旬,9月之後怎麼辦?於是,曾惠娟決定拿出從小跟爸爸學得的技藝,開始賣麻糬。

創業當小販賣麻糬,曾惠娟一邊賣,也一邊半騙半威脅,要求先生董晟州跟著學,等到董晟州學成,恰好曾惠娟也懷孕,於是,整個作麻糬、賣麻糬的工作就落到董晟州頭上。在董晟州接手,同樣推著腳踏車上街頭賣麻糬之後幾年,曾惠娟再次決定開立店面,也就此開啟了「曾記麻糬」的輝煌歲月。

是的,將「曾」字號麻糬推上舞台的,就是現在「曾記麻糬」的老闆跟老闆娘,也就是曾水港的女婿與女兒、董晟州與曾惠娟夫婦。

曾記麻糬打響名號後,曾水港的三兒子,也就是曾惠娟的哥哥曾盛明,也決定以兒子的正統身分重新接掌父親衣缽,先是在家鄉成立「吉安麻糬」之後幾年,接著又與花蓮當地一位「廖中豪」先生合作,由廖先生提供大部分資金,並由曾盛明請出父親撐腰,創立了「曾家麻糬」。

在曾記與曾家搶佔了大部分花蓮的手工麻糬市場後11個月,91年8月間,因為種種原因,曾盛明離開了這一手創造出來的「曾家麻糬」,並以100多萬的權利金將曾水港老先生的肖像權、品牌及腳踏車,賣斷給廖中豪先生,並另行與人合作成立「老曾記」。

現在的「曾家麻糬」,由廖中豪經營,並由「賴玉滿」掛名負責人,與曾水港老先生已經全無關係,但仍沿用曾水港老先生之肖像與名號,同時另於桃園地區找來曾水港老先生哥哥的孫子「曾暉富」,維持其「曾」字號的正統,並將麻糬版圖拓展至西部,於桃園新竹各開立一家分店。

與曾家麻糬分開後的曾盛明,在花蓮更生日報部分員工與當地一位知名醫師協助下,另外開起「老曾記」,並於花蓮中正路與中央路分別開立兩家「老曾記」店家,不過,短短的時間內,「老曾記」實際上已在「花蓮縣政府營利事業登記」資料中分家。

資料顯示,位於花蓮中央路的「老曾記」,正式登記名稱為「老曾記麻糬」,是目前真正由曾盛明掛名負責人的店家。而中正路的「老曾記」,目前登記的正式名稱為「老曾記曾水港食品有限公司」,雖然也叫老曾記,且直接引用「曾水港」名稱,但負責人卻掛名「柯慶漢」,整個經營與曾水港先生也無關係。

在曾字號麻糬打出名號後,原本的双巧食品行,也很快的將名稱變更為「曾品」,並在今年92年1月24日又變更為「曾師傅」,正式登記名稱為「曾師傅正手工麻糬」,並在花蓮新城與花蓮市內開立掛著諾大招牌的店家。這家曾師傅,實際上與曾水港老先生全無關係,不過,負責人名稱為「曾泰菖」,確實也是姓「曾」,稱之為「曾師傅」,旁人也很難贅言。

此外,另有一家「王冠」食品行,也緊急將店名變更為「曾祖」,而在機場一帶的兩家食品行,也分別掛出「曾老先生」手工麻糬以及「曾氏」手工麻糬等等招牌,打算搶佔「曾」字號麻糬市場。

也因此,目前仍與曾水港先生較有關係的,僅有「曾記麻糬」與位於花蓮中央路的「老曾記」,其中,曾記是由女兒與女婿經營,老曾記則是由兒子經營。

對於這種種花蓮「曾」亂象,最初將曾字麻糬推上舞台的「曾記」老闆董晟州表示,「無所謂!」反正都是商業競爭,每個人都可以有其競爭手法,只要不傷害他的家人都沒有關係。不過,這亂象也確實讓人搞不清究竟哪家才是花蓮曾字正統,也因此,董晟州也計劃在未來將改以「自己」本身為商標形象。

董晟州表示,當初取名「曾記」,是為感念岳父的技藝傳承與妻子的遠見及創業,但現在如此混亂,他雖然不會改名,但也計劃重新推出「麻吉」商標,以作為區隔,而這第一家「麻吉」店,就位於花蓮火車站正對面,是個提供麻糬名產販售,且可供等車客人任意入坐休息、觀賞麻糬製作與文物的寬敞空間。

至於目前早已不問江湖麻糬事的曾水港老先生,現在人住花蓮吉安鄉,平常就是在屋前的菜園裡種種菜、喝喝茶、聊聊天,而當初賣麻糬與代步的腳踏車,現在都被拿到別人店裡當招牌,讓他連出門都苦無交通工具﹔而自己的肖像與名號,也都莫名其妙遭到濫用,對這現象,80多歲的曾老先生只是挪了挪假牙,無奈的笑了笑。

「該買哪家的麻糬才正確?」面對這問題,曾水港老先生先是說:「買我兒子開的」,想了想,隨即改口:「買哪家都一樣啦!」

或許,對老先生來說,不管兒子、女兒或女婿,甚至外人,都只是在開創事業,不管怎麼引用名號或肖像,當年自己夜夜起來磨出的麻糬口味,都已經不會再重新出現,買麻糬,不妨讓它回歸口味,喜歡吃哪家的,就去買哪家的,所謂的「正統」,已經不在曾記或老曾記,更不在曾家或曾師傅等等商標裡,只在他自己心裡,只在那曾經響徹花蓮街頭的叫賣聲裡。
轉載自腎疾發作昏倒不治 曾記麻糬始祖曾水港 享年85歲

沒有留言: